UU看書

第85章 曌耀天下

天才一秒記住【UU看書】地址:www.uukanshu.co

二月二十四日 未正

很快就把那燒燬一半的人頭面具挖出來了。這個東西沈括太熟悉了,前幾日在開寶塔下,見到喻景戴著它想要嚇唬自己,然而有一件事他百思不得其解,就是那日見到的牛頭獄卒分明有一丈多高,喻景顯然沒這麼高大。

隨即穿著重甲的死屍也被挖出來了,屍體已然燒的面目全非。不過徐衝說過燒成灰他也認得出,就得勞煩他認一下了。

徐衝沒花多少時間,就很確定就是昨夜與他激戰的喻景。他說的言之鑿鑿,然而這件事可非同小可,官家那裡還等著最終確認彌勒教首惡伏法這件事。徐衝只在地道的濃煙裡見過喻景一次,並且那次地道見到的是否就是喻景?若不是,眼前這個也可能不是喻景。

好在喻景在京城裡也有不少故舊,開封府一早上就把這些人用鐵鏈綁來,到現場圍著死屍都看了一遍,雖然面貌已然看不清了,但是那些舊相識從身形上看,都覺得是他無疑,十幾個人裡有八九個畫了押。這死屍手上老繭也明顯是幹木匠活出身。

很快又從燒燬的七星臺下找到一具死屍,這個人並沒有燒成焦炭,面貌倒是清楚。徐衝也提過,這個人是他摸進這個七星臺下面時,就已經被喻景連珠弩殺死的,當時似乎要刺殺喻景然而被早有防備的喻景反殺。

屍體被抬到包拯和文彥博面前,包拯皺著眉頭不置可否,顯然這個人的身份和動機都成謎,確實成為了喻景死掉後又一個很可能永遠無解的謎團。文彥博更是面無表情地瞄了一眼,就轉過臉去。

沈括倒是覺得這個人眼熟,他記性不錯,感覺最近見過這張臉,但是一時又想不起哪兒見過。這通常意味著他見到此人是光線不佳,或者此人鬚髮有改變,不由得根據這些可能在腦海裡深入匹配。

他猛然間回憶起,正月二十八夜裡,自己在船頭吟詩吟不出來,結果小蘋和錦兒跑來求救,說有賊人要追她們。他當時拍胸脯讓她們躲藏,然後自己留在甲板上應對。果然那叫做九公的老兒帶著一群人趕到。沈括天生沒有撒謊的天分,當時應變並不十分出色,然而就在那老兒猶豫時。一個留著大鬍子,牽著狗的後生出來,說狗聞到氣味向北去了,於是威脅解除。九公帶著這夥人向北去了。

這位死者,正是當時的虯髯大漢,只是現在沒有了鬍子。當時沈括還奇怪,為什麼這村狗的鼻子如此糟糕,現在想來其實不是狗嗅錯了,而是這大漢故意給小蘋解圍。這麼說,他其實是小蘋那邊的人?小蘋離去時似乎對世間迴歸太平有些預感,可能與此人還留在彌勒教有關,因為他會殺掉喻景。那此人的身份若能破解,其餘很多問題也會迎刃而解,可惜卻不能。那些認識喻景的人也全都不認識他。

很快又挖出了一些王則皮囊的零件,也沒什麼用。這個飄在空中的假人頭的原理,顯然會因為喻景亡故而失傳,雖然熱氣可以託舉重物的原理並不難理解,但是它當時懸在空中並不左右旋轉還能定主高度,其中奧妙還是頗值得一窺,沈括不由得想有生之年若能再遇到懷良,倒是可以向他請教,可惜未必有機會了。很快又從喻景屍體下找到了那把連珠弩。可惜燒燬了大半。

從殘存部分看,很接近一般弓弩,有弩臂和弩機,但是下面多出一個裝短箭的箭匣。其射出連珠箭的原理不明,徐衝說過不止能射連珠箭,實際上這張小弩連射時,上面弩臂並不動,似乎只是一個裝飾物。另外那大漢身上中的三根弩箭完整儲存下來,可以看到是箭桿竟然是空心的,用紅銅薄片捲成。徐衝曾經說過此物雖可連射但是輕飄的很,其實不難躲開,也許與它中空太輕有關。

這連弩連射的方式,確實太費思量了。沈括記得懷良提過“形勢相變,往復不久”的難題,是他設計摩天翻車時悟到的。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,凡需要往復動作的機械,無論如何精巧設計,都無法一直週而復始地執行,總會停止,所以有往復不久的感慨。就如同他設計的摩天翻車,改進過的水運渾儀一樣,若要一直執行就必須藉助水流帶動。懷良的思考也深入到了形勢相變的地步,他覺得如同水在高處其形態為靜,低處為動;其勢也不同,在高處便是蓄勢,往低處走則失勢,然而一旦失勢,形勢相變動靜轉換,則止水可成激流。若是一張弓,張弓時弓形曲而蓄勢,放箭則是弓形直而放勢,形勢相變了,箭便獲得速度射出去了。所以從這個角度看,連弩本身不合形勢相變的道理。若是弓臂不動則更說不通。

這張連弩可以不動弩臂,似乎也無需蓄勢,就能源源不斷地射出箭去,這就不是“往復不久”而是“往復不止”了,這又是什麼道理?可惜懷良不在這裡,要不然一定可以點燃他的好奇心。可惜啊。

另一個疑點是,喻景留下的逃生通道通向河邊,可見他一定準備了一隻船,但是河邊其實有禁軍把守並未見到任何的船。

當然,徐衝還提供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,就是他偷聽到了喻景與那大漢的對話,大抵是說,他潛入彌勒教其實除了想破壞他的好事,還想如懷良和尚一樣偷他的帽妖法術。這段對話裡還提及,喻景曾經數次想透過斷讞之法來害死小蘋,卻都被這個人破壞了。這一點其實和沈括一直的猜測接近,小蘋能屢屢脫險,必然是還有內應的,比如在沉譚前偷偷把鑰匙給她,又或者借狗嗅到氣味的名義,把追兵帶離。可惜這個人也死了,喻景也死了,從此帽妖的技法可能就失傳了,這也是一件令人扼腕的事情。倒是文彥博視所有這些技巧為禍國的根源,很看好它們被喻景帶到地下。

沈括對文彥博的想法完全不能理解,文彥博認為民智若開,對於國家治理不利,而且這些奇巧淫技很可能會增加庶民對抗朝廷的手法多樣性。他當時舉了三個例子:飛天巨鳥、蕩海艨艟和吐火戰車。沈括也被這老頭的想象力折服了,真要能靠什麼“奇巧淫技”製造出那樣的東西,那掃蕩北遼西夏必不成問題了,而且這樣法相天地道理,洞察宇宙玄機的機器,何止強兵,必然還可以富國。然而文彥博卻畏技巧如狼,懼民智如虎。只想著君子不器之類誇誇其談的東西。

到了夜間,搜查大致完成,沒有發現更多的線索。至此自正月初八起的讖亂脈絡大抵清楚。起初是聖姑與喻景合謀在京城造出這樣一件大事。然後按照讖語一句句實施,直到毀滅。然而還有幾個疑難未解。第一就是穿插這一月餘間所有事物的帽妖到底是什麼東西,其次是從種種跡象看,宮裡一定有彌勒教內應,所以可以透過放祈天燈的方式將貴妃將死的訊息傳遞出來,開啟了這次讖亂,但是這個人還沒找到。

另外就是小蘋在整個事件中的角色,她似乎早在兩年前,王澤在河北造反時就在彌勒教中,還有一個四卦主之一的身份,然而卻又被後加入的喻景不容,處處想除掉她,她卻又能給自己通風報信,把懷良這個喻景背後的卦主給揪出,這些行為背後到底是為什麼?

一想到小蘋,他難免胸中醋海生波。雖然她最後一次見自己顯得十分冷淡,說的都是從此不必相見的絕情話,卻還能把喻景不傳人的《木經》下冊偷來給自己,是否說明其實她心裡還是有自己?

當然最後還有一個可能是官家最想知道的問題,就是彌勒教是不是真的煙消雲散了?如今聖姑和喻景都死了,十句讖語也被破解。彌勒教預言則王復生,它確實復生了,然而它卻旋即被消滅在了當空,在數萬人的見證下。天上的魔相破了,心中的魔相自然也會消解於無形。你無法想到比這種方式更完美的,以魔法擊敗魔法的辦法了。所以,儘管留下了諸多疑問未解,但是大宋的危機真的解除了?

二月二十五日 午時

包拯再次造訪老鴉巷,這次文彥博沒有跟來,大概兩個老頭經過昨天的一番辯論,各生出一些嫌隙來。

包拯來並沒有多的想問,如沈括昨日預料,他只是替官家問了一件事,就是彌勒教是否一勞永逸地被解決而不會再捲土重來?雖然最終給官家做出結案結論的不是沈括,但是他的結論至關重要。

如果可以終結,那皇帝就將昭告天下,宣佈這件案子瞭解。這無疑是要壓上帝王信譽的,就如同王澤乾癟虛弱的皮囊,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天上墜落時,就註定了彌勒教全盤皆輸。然而這種被打臉的地位,確是可能互換的。所以官家想要確切知道,自己可不可能宣告勝利了。

沈括給出了幾乎肯定的結論,他認為讖亂已經終結了,喻景的死也意味著,不會再有人有這樣的本事,可以重複這樣的奇觀。

然而沈括也沒把話說死。因為彌勒教並未真的滅亡,彌勒教典章裡都提到二聖以下有四卦主,如今算來,王則聖姑都死去了,三個卦主死走逃亡也各自退出,卻似乎還少了一個。另外整個讖亂停在了第九句,然而第九句讖語設計的頗有些巧思。把王澤復生和一個曌字,似是而非地聯絡在一起。這樣彌勒教其實在解釋上獲得了一定的靈活性。現在王澤復生的鬼話破滅,但是如果他們還能製造一次日月同天的奇觀,則民間解釋則仍然可能被帶歪。

包拯聽聞後哈哈大笑起來,原來他所擔心的和沈括一樣,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了。

二月二十六日 包拯早朝後,被官家獨自召見。他給出了彌勒教大抵平滅,調查小組可以終結的結論。官家有些後怕,於是又等了幾天。整個二月內無事發生,帽妖也未再現。

眼看就要到三月初,大宋朝廷才昭告天下,彌勒教反叛皆已伏法,帽妖以及其他邪術都被護國法師平滅從此天下太平。當然汴京城裡老百姓,仍然不太相信這樣的結論,仍然戰戰兢兢不敢夜間外出。不過,確實天下太平,不再有各種奇怪目擊和聳人聽聞的傳言出現。於是京城夜市裡也漸漸開始熱鬧,鋪戶店家也有了夜裡的買賣。躲到城外的富家大戶也都漸漸回來。沈括和徐衝所在的老鴉巷宅院也被原主人催要,於是這裡的探子們只能散夥,各自回自己地方。徐衝一瘸一拐回他的軍頭司邊上兵營,沈括回到楊維德家裡,卻不能回鄉,因為官家還需要他等著,看看會不會再有需要他的地方。他便留在那裡備考,準備今年科舉。這期間幾次動筆想寫信到河北正定天寧寺,給懷良,探討一下仍然未解的一些問題,然而最終這些信都沒有寄出,他還是擔心這些信暴露懷良隱居地方。

朝廷於三月初改元“至和”,似乎是有些心虛的表現。朝臣們也都建議,既要改“皇佑”年號,不如依例等到明年初,不必急著在三月改元,顯得不倫不類。然而官家卻有些急不可耐,他想透過改元來彰顯天命依舊,讓讖亂的事情趕緊翻篇。整個三月,楊維德所在的司天監和翰林天文苑的同僚們忙的不可開交,到處尋找奇異星象,強行解釋為瑞兆,證明天命歸宋。玉清昭應宮也開放了幾日讓平民上香,方便普通人可以抬頭看到大殿上掛著的那捲“天書”,一切似乎迴歸了原來該有的樣子。事情也確如官家盤算的那樣,隨著時間過去,很快東京城裡就完全恢復了往日的繁華,百姓們也很快將正月至二月帽妖的恐懼丟到腦後,一切似乎就此平息了。

然而事情真的會如此終結?試圖將各種天象的偶然性歸結為某種冥冥之中的必然天命,那麼某一天或許會被偶然性反噬。

並沒有人知道,新的危機已經在路上,它對大宋毫不關心,其出發的時間遠遠早於彌勒教謀劃陰謀的時間,甚至遠早於武則天生造出那個,代表陰陽和諧日月同天的曌字的時間。實際上早在六千五百年前就已經出發,正穿越浩瀚星空向著新近改元的大宋而來。

五月乙丑 子夜

楊維德依舊早上去司天監當值,他特意從家裡帶了幾個冷盤和一壺好酒到觀星臺上,打算趁著早上還涼快,好好小酌一番並偷偷懶。這幾個月來,他為官家捕風捉影,搜尋各種祥瑞,確實太過辛勞。眼下終於可以稍微歇一歇了。只消再過幾日,因為那天沈括一箭射落王澤浮空人頭,而被耽誤的七十二地煞埋祟大典還得重辦,他這裡就又得加班加點,為官家尋找星象上透露出的各種蛛絲馬跡。

他剛倒了一杯酒,酒杯未及唇邊,就看到天關星測有一片耀眼光芒。這片閃爍、跳躍的光芒不似任何星辰,它越來越強,越來越大,一時間竟然照耀的夜空如黃昏或初晨一般微亮。

楊維德眼睜睜看著這片不祥的邪光,漸漸有了數寸長,其亮度也壓倒了乙丑日孱弱的下弦月,如一輪蒼白冷日般閃耀天關。這是與所有周而復始出現的可觀測天體不同的天象,是古代天文典籍都不曾記錄的異象,是一顆遠在星河另一邊的超新星爆發而產生的奇景。

楊維德手上酒杯落下,人也一屁股坐到地上。

那一刻,他張大嘴無法說話,甚至忘記了呼吸。

他知道大宋的劫數又到了,因為“日月同天,曌耀天下”的讖語,竟然驗了。

由此,他也成為了最早觀測,並描述這次“客星,晨出東方,守天關”的人類天文學家。

如遇章節錯誤,請點選報錯(無需登陸)

新書推薦

大秦:我,只想造反 亂世英雄之狗系統逼我娶胖妞 大唐小地主 外戚當道,無良太子上線 鐵血情懷 導師讓我新編三國演義 亂世?看我王蟒一統天下